書名:The Louisiana Purchase (路易斯安那購地)第六版
作者:Robert Tallant(羅伯特·塔蘭特)1909~1957
1952年於Random House(蘭登書屋)出版

這本書是我偶然在二手書店找到並買下的,起先注意到藍綠色的布皮外觀以及LandMark的標誌,從書架拿下翻閱時,便被封面凸版印刷的油墨效果吸引住了;雖然封面有明顯的破損瑕疵,我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指尖,觸摸凸版印刷造成封面些微凹陷的層次感,遲遲無法放回去架上,於是便繼續往內頁翻閱…。

首先,在蝴蝶頁的圖案部分由較大顆的網點構成以及明顯的疊色,明顯可以判斷是由平版印刷印製,接著概略往後翻閱則全部是凸版與活字構成,這不禁讓我疑惑了一下:「為何平版印刷只有使用在前後的蝴蝶頁部分」? 因此我上網調查關於凸版印刷機以及平版印刷的發展史之後有了些眉目,那個時代對於印刷業來說,可能是平版印刷與凸版印刷之間轉型的早期,或許是因為平版印刷在當時的機器、操作技術尚未普及被使用之前,印刷的主流還是以鉛字以及較後期出現的凸版為主,換個方式來說,我們現今快速便利又便宜的平版印刷,在當時還是相當昂貴的一門新的印刷技術,所以只斟酌用於蝴蝶頁的部分,這個發現相當有趣。

接下來,內頁的部分則是主要分為:插畫使用凸版印刷兩色堆疊、以及內文的活字印刷組合而成的,由於本書的內容是在敘述在1803年的美國向法國收購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領土,於歷史上是相當重要的大事件,所以將精美的圖畫放入書中印製也是相對表現了出版社與印製工坊對於歷史的重視之情吧。

本書的插畫家為Warren Chappell (華倫·沙佩爾)1904~1991,除了插畫屢獲殊榮的肯定以外,同時也是經典字體Lydian、Trajanus的設計師,由於沙佩爾在設計字體時以寬筆尖筆,加上不透明的白色改善輪廓,就像使用雕刻機一樣的精細,因此在觀賞插畫時,可以注意到人物表情的輪廓,或是服領衣袖等細節的部分相當的微妙且傳神,在船支馬車與人物的情境中,也能藉由沙佩爾的筆觸感受到隨著浪花接踵而來的不安,或是正在準備行囊中,但對於明日充滿未知的情緒,纖細的感性透過近似版畫的線條,藉由凸版印刷詳盡地表現出來,是本書最令我讚嘆的地方。

最後,我想跟各位聊到關於「印刷品的價值」這件事,或許處在我們這個時代,身邊的商業案件大多需要快速且經濟的方式,藉由印刷“複製”出來,這是一件令更多人能受惠於書內資訊的良好方式;但在這講求大量製造的當下,如上敘中的種種對於書中內容甚至是與印刷高度結合後的情感,或許現代的平版印刷尚無法完全取代。

我不禁的思考,在傳遞紙文化與印刷的執業過程中,自己是否也能做出如此純樸,卻又細膩的感性成品呢?這樣的想法我會留存在心中,在這個年代持續的尋覓與精進。